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
展期:2019/06/28 至 2019/09/12

第7檔主題「陳奇祿《原住民民藝圖誌》&阮義忠《南澳琴音泰雅風情》」,展出台灣重要人類學家與文化建設的開拓者:陳奇祿先生手繪的臺灣原住民生活物件素描,以及阮義忠老師1981年在宜蘭南澳泰雅部落拍攝的口簧琴舞蹈與部落成員的生活相片,展覽時間為2019年6月28日至9月12日。

陳奇祿(1923年4月27日-2014年10月6日),台南將軍人,是我國學術史上承先啟後的重要人類學家,也是推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(文化部前身)設立的首任主任委員。陳奇祿先生曾任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系主任、文學院院長、中央研究院院士、吳三連獎基金會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。陳奇祿先生一生為臺灣學術與文化貢獻,熱愛人類學田野調查;本檔期《原住民民藝圖誌》,展出由陳奇祿先生的田野調查記錄,這些親手繪製的圖片既遵從學術標準,致力於呈現真實原貌及具功能性的細節描述,又擁有陳奇祿先生獨特的手繪筆觸韻味,展現藝術性價值;已故中研院院士李亦園先生,曾給予陳奇祿先生「學者藝術家」的評價,參觀者觀看陳奇祿先生的作品,不只可以知曉原住民生活物件的原樣風貌,更可以透過美學賞析,細細品味陳奇祿先生在人類學與台灣文化史上的重量。


本檔期《南澳琴音泰雅風情》是阮義忠老師1981年在宜蘭縣南澳鄉部落拍攝的泰雅族傳統口簧琴舞,以及居民們生活場景的相片;口簧琴是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樂器,根據《諸羅縣誌》、《臺灣使槎錄》等史料記載,16族原住民除了蘭嶼達悟族之外,幾乎都有演奏口簧琴的傳統,其中泰雅族口簧琴表演相當有名;阮義忠老師在1981年到南澳村拍攝泰雅族耆老葉兆泉吹奏口簧琴,族人隨著樂音跳舞的畫面,當時能演奏口簧琴的人已經不多,能合琴跳舞的族人也只能找出八位;口簧琴不只是音樂藝術的呈現,在過去還有語言溝通的功能,像是男女求愛、來敵警告、報喜慶功甚至是購物交代要買幾斤鹽等等,可惜隨著傳統文化的流失,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演奏口簧琴,本次展覽希望透過耆老風姿的截影,讓觀者回眸傳統文化的輝煌。


 BACK